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北京日报客户端】到地头试验,上房顶广播,上世纪50年代供销社带货这么拼

发布时间:2020-10-26 来源:本网

北京日报客户端


夜读|到地头试验,上房顶广播,上世纪50年代供销社带货这么拼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是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您知道吗?咱北京的供销社一解放就成立了,“要买要卖有供销社”这句话,是上世纪50年代翻身农民对供销社充满信赖的朴实总结。

与非法投机商斗争

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22日,由时任新北平第一任市长兼军管会主任叶剑英签署命令,北平市合作社供销总社正式成立。(2019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7版,《不忘初心70载 牢记使命永向前》)

666.jpg

1955年,红星集体农庄将丰收的新棉送到南苑区供销合作社轧花厂。 冯文冈/摄

新中国成立初期,供销社在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商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副产品的出路是农民非常关心的问题,他们害怕私商杀价,常有谷贱伤农、丰收成灾的顾虑。在国家正确的价格政策下,北京供销社大力开展收购工作,有力地打击了投机商人的非法行为,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农民可以一心一意地去搞生产,增产就会增加收入。(1954年8月19日《北京日报》2版,《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供销合作社》)

北京东郊盛产白薯。过去由于农民推销白薯有困难,不法投机商常趁农民急于出售白薯的机会压价、压秤收购,使农民遭受损失。为了保证农民的正当收入,解决白薯的销路问题,1953年,市合作总社与东郊酒厂签订了代购白薯合同,东郊区供销社根据这一合同大力展开白薯收购,受到农民欢迎。该区七棵树乡农民高德云说:“我到市场卖1000斤白薯,私商把好的买走了,剩下的大块和小一点的卖不了,只好以每斤比市场价低30元的价钱再卖给私商,私商还要压30斤分量。现在合作社大小块都收,价钱公道,秤又合理,送去还给脚钱,比到市场卖给私商合算多了。”(1953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2版,《东郊区供销合作社大力向农民收购白薯》)

海淀区青龙桥镇周围十几个乡盛产蔬菜,附近许多大学和机关每天都需要千百斤的蔬菜,可是以前这里长期存在一个反常现象:菜农无论刮风下雨都要把菜运到三四十里地以外的阜成门菜市、广安门市场去卖,而住在菜区附近的机关、学校每天却要进城买菜。这是因为,镇上原有的一个小菜市是在几家投机菜商手里把持着,他们狂妄地对菜农杀价收买、对消费者高价出售。1954年4月,海淀区供销社在青龙桥镇建立蔬菜收购供应站,与投机菜商作斗争,就地收购菜农的蔬菜,同时向当地消费者供应。

04.jpg

1961年,昌平县泰陵园供销社在柿子产地现场收购。 李晞/摄

菜站成立三个多月,就已与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30多个互助组以及100多个大小机关、学校、部队单位建立了合同关系或经常的业务关系,逐渐把附近的菜农和消费单位吸引过来。每天太阳刚出来,这个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场地上堆着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按合同在头天傍晚送到的蔬菜。当各单位的采购人员来到市场时,菜站的工作人员已经把一筐筐的蔬菜都贴好送货标签等着他们了。(1954年9月6日《北京日报》2版,《“就地取材,就地供应”》)

? 到地头推广新农具

除了帮助农民推销农副产品,供销社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资料,争取更大的丰收。为了让亲眼见到好处才信服的农民们愿意接受技术革新,供销社的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练成了会用农具、药械的技术“把式”,在积极供应生产资料的同时,手把手教农民使用技术。

在上世纪50年代初,北顶村有个互助组曾贷过一台新式步犁,因为不懂得用深浅调节板来定深浅,耕起来不是前面晃就是后面颤,结果搁在那里一年多不能使。后来,东郊供销社生产资料供应站的李标去村里,告诉了他们使用“窍门”。大伙儿一试,果然好使,而且耕得深厚,碎土到家,上下齐平,满意得很。(1953年4月19日《北京日报》2版,《更好地把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里去》)

07.jpg

1955年,红星集体农庄将丰收的新棉送到南苑区供销合作社轧花厂。 冯文冈/摄

1953年5月,南苑区供销合作社新进了一批三齿耘锄,分拨到各分销处去作展览和宣传。老乡们听了它的优点,可是没实际用过,不信它有效。于是供销社的刘静庵、董富贵就决定带着耘锄下乡实地试验。

在西五号村,他们联系村干部准备找头牲口到地里拉一拉耘锄,叫老乡们亲眼看一看。可动员了半天,老乡们谁也不肯把牲口牵出来。没办法,他们只好叫上一位名叫张德林的同志一起扛着耘锄往地里去。

到了地头,把耘锄的宽狭深浅定好了,刘静庵和张德林两个人套上拉耘锄,叫老乡们扶着。等他们拉了二三十丈长,在场的四五个青年跑过来说:让我们拉一会儿看看。青年们拉了一阵,感觉不错,一下子就耘了十几垄。65岁的老农王庆荣蹲在耘过的地里,扒拉着土说:“这玩艺儿真不错,再大力气的男子汉也耘不了这么深,这么细。”

就这样,供销社的工作人员用现场试验消除了老乡们的思想顾虑,当场就推销出去6部耘锄,三个村登记了57部。(1954年5月19日《北京日报》2版,《口头宣传要和实地试验结合起来》)


? 上房顶广播卖俏货

农业生产发展了,农副产品好卖了,收入提高的农民购买力也跟着上升了。过去农民买一星半点的东西也要等进城、等庙会,如今身边有了供销社,买东西变得方便多了。

09.jpg

1963年,农民们在密云县杨各庄供销社高兴地挑选喜爱的商品。 李晞/摄

在平常日子里,供销社努力增加商品种类,每回来了新货,售货员都会上房顶去广播。在丰台区供销社郑常庄分销处,农民来买供销社没有的货,售货员会把它记下来,来了货就上房顶广播。(1954年5月19日《北京日报》2版,《要处处想办法为社员服务》)

农民的收入是带有季节性的,一般作物区秋收后农民的购买力会增加,而菜区农民则在春夏两季收入较多。供销社抓住这些时机,充分供应农民需要的商品。1953年12月11日,是门头村乡里的供销社正式收购粮食的第一天,市供销社的临时供应站也赶在这天开到了这里。很多农民卖了余粮,就往临时供应站跑,买生产资料、买日用品,比赶集还热闹。这里不光东西多,卖价也比私商便宜。私商的咔叽布卖5200元一尺,供应站只卖4100元;私商的菜刀卖3万元一把,供应站只卖1.9万元,很多老乡都夸供销社的东西物美价廉。供应站离开乡里的时候,老乡们还依依不舍地向售货员说:“以后常来啊!”(1953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2版,《市合作总社临时供应站到门头村乡供应》)

为尽一切可能方便农民,各区供销社普遍延长了营业时间,还把线分小支、针论根卖,饼干、藕粉也拆包零卖,食盐、红糖都包成一毛、五分的小包出售。海淀区西苑街分销处女售货员孙蓉馨还主动帮助3户孤寡老人,把柴米油盐等商品送到家里去。一位112岁的老人感动地说:“我活了好几个朝代,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1957年12月25日《北京日报》2版,《尽一切可能方便农民》)

“要买要卖有供销社,要存要借有信用社,要过好日子参加农业社。”上世纪50年代,农民用这句话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新生活。

014.jpg

1962年,香山供销社上门收购农副产品,同时提供农民所需商品。高宏/摄

1951年至1953年,北京供销社向京郊农村供应各种肥料、水车、农药、农具和籽种等总值为280.6亿元;为农民推销副产品、土特产品和代国家收购粮食、油料、棉花总值为3115.7亿元;供应劳动人民生活资料总值8016亿元,商品种类也由1951年的537种增加到1952年的2575种。经过短短几年发展,供销社已成为郊区人民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稳定物价及与投机商人非法行为作斗争中都起了很大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国营商业有力的助手。(1954年5月16日《北京日报》2版,《在总路线旗帜下,切实改进郊区供销合作社工作》)

? 为农当起“鸡司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在这个时期,供销社积极支持农民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在帮助农民致富方面做了不少贡献。

016.jpg

1983年,大兴县礼贤供销社积极帮助专业户发展养鸡事业,图为供销社鸡场防疫员在了解鸡只生长情况。 胡敦志/摄

顺义县杨各庄养鸡事业的发展,得给供销社主任焦克仲这个“鸡司令”记头功。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鲜蛋的市场需求大增。老焦琢磨,光靠老太太卖鸡蛋可不行,一定要开辟集体养鸡的新途径。于是,他带领同志们协助生产队建鸡舍,制定鸡饲料配方,编写养鸡技术资料,还挨门串户给鸡打针防病。功夫不负苦心人,1978年,杨各庄供销社创造了收购鲜蛋26.9万斤的历史最高水平,公社社员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1979年2月28日《北京日报》2版,《供销社主任当上“鸡司令”》)

石湖根大队地处密云县西北深山区,1981年社员人均分配仅76元。为了提高社员收入,1982年,县供销社帮助大队办起了果脯加工厂,把当地的红果、山杏、毛桃等加工出售,半年就获纯收入3万多元。(1983年3月2日《北京日报》2版,《县供销社帮穷队办厂致富》)

门头沟区上苇甸乡炭厂村农民李天敏家老少六口,爱人有病,仅他一个劳力。1984年春,上苇甸供销社垫付资金800元,为他购进鸡雏、鸡笼,又帮他防鸡疫、作技术指导。仅用两年时间,李天敏就从昔日的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1986年1月28日《北京日报》2版,《农民李天敏养蛋鸡一年脱贫两年致富》)

1986年,大兴县供销社帮助各乡建起了62个西瓜、蔬菜、果品专业村,发展了692个优质高产示范户,仅良种增值一项,全县瓜农就多收入650万元(1987年2月5日《北京日报》1版,《大兴县供销社为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

上世纪80年代,在京郊农民的致富路上,常常能见到供销社的身影。


? 转型社区便民中心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供销社地位渐渐式微,但紧贴时代脉搏探索服务新方式的脚步却没有停止。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近几年来,转型升级为社区便民服务设施,就是供销社最深入人心的强势回归。

021.jpg

1973年,门头沟区清水供销社田寺分销店售货员正热情地为农民挑选农具。 王宝琴/摄

2018年,“供销益家”超市开进顺义社区,主营生鲜食品和日用百货,社区居民下楼就能买到菜、米、油、盐及日常用品,方便实惠。

2019年,更多老百姓身边的老“供销社”,脱胎换骨成为新的社区便民设施。华严北里、小关等7处供销社便民中心相继亮相。根据小区需要,供销社便民中心搭建起集生鲜超市、主食厨房、日用百货、便民美发、老年饭桌等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新服务。

“饭菜很软乎,适口嚼得动。”88岁高龄的孔老爷子家住望京南湖西里小区,自打老年餐桌3月入驻供销社便民中心,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点上一小碗米饭和一份砂锅鸡煲,花10多元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顿午餐。(2019年6月21日《北京日报》6版,《供销社“回归” 老年餐桌获居民点赞》)

看着“供销社便民中心”的招牌,居民们感叹:供销社又回来了。(载于2020年10月21日《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黄玉迎,编辑:曾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