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北京海淀】70年 ! 中关村大街1号的“前世与今生”

发布时间:2019-11-29 来源:本网

北京海淀70年 ! 中关村大街1号的“前世与今生”

如果问,中国14亿人口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去过同一家商场是什么概念?对,7000万。这是一个属于海龙电子城的数字。从1999年12月18日开业,到2006年12月,海龙电子城7年接待顾客超过7000万人次。它曾以中关村电子卖场10%的经营面积,取得了中关村25%的市场份额。“全国独立电脑城10强”“中国独立电脑城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电脑城品牌”……中关村大街1号的海龙大厦,曾是中关村一个时代的标志。

海龙集团(前身是海淀区供销社)——这个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伴随着新世纪曙光而获得新生的商业企业,浓缩着海淀商业发展的70年历史,也诠释了“艰苦奋斗、创新发展”的海龙精神。

如今,通过又一次转型升级,昔日人声鼎沸的海龙电子城,已经华丽转身为“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海龙人正在跟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坚实脚步,迈向又一个新的10年,“中关村一号”这张金色名片也将在海龙人手中越擦越亮。

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诞生的“红色背篓”

1949年3月,党中央、毛主席从西柏坡移师北平香山准备接管北平,筹建新中国。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平稳接管北平,保证北平市民在新旧政权交替过程中的生活不受影响,早在1949年2月7日,解放军进京一周后,北平军管会就签发命令筹建北平供销社,保证老百姓生活供应,迅速恢复生产筹集物资支援我百万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

1949年7月15日,在海淀镇西北角的火神庙内成立了北平市供销合作总社西郊办事处,这就是海淀区供销社前身。1955年海淀区供销社机关才从火神庙搬到中关村大街西侧新址。到1978年前后,海淀区供销社已经在全区有基层商业网点200多个,职工3000多人。由于改革开放之前海淀区绝大部分面积都是农村,广大农村地区受交通不便限制,村里或乡里唯一的商业设施——供销社,就成了满足老百姓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和购买农具、农药、种子、化肥,向外销售草药、鸡蛋、山果、家兔等贴补家用的唯一渠道。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海淀区供销社承担了全区人民保障供给、发展经济的繁重任务。

期间,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生产建设保障农民生活必需,海淀区供销社开展了“送货上门、服务到户”的经营方式,涌现出了“背篓货站”和“流动柜台”。海淀山后部分偏远山区以及四季青公社挂甲塔村等交通欠发达地区,他们通过“背篓送货”将农民需要的商品送到家门口;平原地区则采用手推车、三轮车等方式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送到田间地头。这种“背篓货站”和“流动柜台”,是那个年代艰苦奋斗的“供销社精神”,成了激励几代供销社人的红色传承。

从传统供销社到现代海龙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此后十几年快速崛起的个体商户和全国商品流通体系,对传统供销社体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海淀区供销社不少网点出现严重亏损和经营难以为继,职工生活困难。

与此同时,在海淀区供销社机关旁边的白颐路上,正在悄悄发生重大改变——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出现了。

“1987年,海淀区供销社在现今海龙大厦对面盖了一栋3800平方米的三层楼,准备卖生产资料。楼刚盖好,当时的区委书记张福森和副区长邵干坤就先后打来电话,说这栋楼供销社不能自己使用,要租给四通和联想两家公司。”后任海龙商贸集团董事长、被誉为中关村电子卖场“教父”的鲁瑞清回忆说。后来这栋“生产资料楼”一楼和三楼租给了四通公司、二楼租给了联想公司。当年,白颐路两侧挤满了传统企业,特别是商业企业。供销社第一个被区领导拉进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1998年,昔日自发形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已经发展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创新的新高地和电子商品的最大集散地。海淀区供销社决定在紧邻白颐路的供销社机关原址建设定名为海龙大厦的项目,正式加入中关村创业大军。

“当时海龙大厦审批规划为14层,6.2万平方米。我们觉得从中关村长远发展看,14层楼高,6.2万平方米的面积都显得有点保守。经向上级请示,项目提高到18层,7.3万平方米,总投资预计要4.5个亿。可是我们手里当时只有2000万。手里没钱还想干。筹钱愁的啊......”鲁瑞清回忆说。

“要说海龙能有今天,中关村能有今天,海淀区委区政府的远见和胆识,功不可没。就在我们为筹钱头发恨不得都白了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时任区长李进山让秘书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约我见面。我到了才知道李区长约来了浦发银行的领导。区长见面就笑着说:‘这是专门给你牵线搭桥的。’”鲁瑞清回忆。

李区长的这一牵线,帮海龙拿到了浦发银行1.5亿元抵押贷款。后在科技部和农业银行等支持下,海龙大厦终于筹足了启动资金。1998年3月29日,海龙大厦破土动工。

“1999年5月18日海龙开始招商的那天早晨,从凌晨开始下起大雨,不到8点,门口已经排了200多抢摊位的商户。原计划9点开始,我们紧急安排,提前到8点。当天签约258单,收定金500多万元。”鲁瑞清说。

1999年12月18日,海龙电子城终于迎来了开业的清晨。海淀区四套班子领导亲临开业现场。海龙大厦一到六层为电子卖场,起名“海龙电子城”,之上一直到十八层为写字楼。“海龙电子城”是继硅谷电脑城、太平洋电子世界之后,中关村第三家大型电子卖场。海龙电子城开业后时间不长,每天人流超过3万人次。

开业半个月后,就是世纪之交。鲁瑞清把自己的管理团队全部拉到当时北京的最高点——中央电视塔上。他说:“世纪之交我们跑到中央电视塔上,有两个想法:一是寻找定位,海龙大厦开业后,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传统产业已经离开,又没有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后来苦苦思索,才找到‘科技服务供应商’ 的定位;二是世纪之交,在中央电视塔上,看国家在世纪坛搞的活动,心情十分感慨呀!”

从传统供销社到跻身电子信息产业,海龙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

首先新人做新事。海龙大厦运行后立刻设立新公司——海龙高科物业管理公司,招聘专业人才,建立新的机制。并且,高起点与香港梁振英测量师行达成合作。合作三年时间,海龙人自己已经完全进入到现代物业管理行业。

第二,学习新产业。以电脑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对海龙人是极大的挑战。1997年鲁瑞清已经44岁,他才真正开启电脑之门。从最初的语音输入到键盘打字,从电脑装机的元器件到专用名词,从晦涩的互联网知识到产业链关系,海龙人一点一点去学、去啃,就是这样边学边干一路走来。

第三,引领新产业。海龙电子城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与深圳赛格(1988年设立)齐名,被业内称为“南有赛格,北有海龙”。

第四,研究新理论。中国的电子卖场诞生超过20年时间,完全是在实践中摸索。鲁瑞清用8年时间几乎走遍国内省会城市,还到国外进行考察。2007年出版了专著《解读中关村一号——IT卖场的秘密》,据称,这是国内外第一本研究IT卖场行业的专著。2010年,鲁瑞清又主编了《IT卖场运营手册》。由于潜心的研究,以及对行业做出的贡献,鲁瑞清被称为“中国IT卖场教父”。

电子卖场华丽转身中关村智能硬件中心

从1999年12月18日开业,到2008年海龙经历了中关村电子卖场最红火的10年黄金岁月。但是随着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转型升级,以及电商对实体电子卖场的冲击,电子卖场逐步退出中关村已成定局。从2009年起海龙开始酝酿转型升级,逐步缩小卖场面积,扩大写字楼的招商面积。

这一年,海龙大厦所在的中关村西区开始加快推进业态调整,驱动创新要素聚集。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到中关村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关村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明确了新时期首都建设“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作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

供销社是随着党中央、毛主席“进京赶考”而诞生的“红色背篓”,党建引领、攻坚克难,是供销社精神的精髓和基因。海龙人坚决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在“疏整促”攻坚阶段,面对一系列难题,海龙集团成立了党员攻坚小组,在支部书记邓婕带领下,工作中敢于担当,想在前、干在先。党员的行动,带动了团队的干劲,员工们主动加班加点为商户办理退租手续,积极为商户在其他卖场联系店面,解决商户后顾之忧。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同志流过泪,有的同志病倒在岗位上,但从没有人放弃。海龙人的真心换来了商户的理解,在此期间,实现了平稳疏解。

2016年7月,经营了近20年的海龙电子城正式关闭,海龙大厦从原来的IT卖场,转型升级成为国家“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海龙的服务对象也从全国各地的电子产品客户,转变为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海龙人开启了又一次新的创业和提升。

转型后,海龙大厦陆续引入了硬蛋科技、黑知了、地平线机器人、旷视科技等科技创新型企业,以及优客工场、创业谷科技等孵化器平台。

旷视科技是人工智能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全球AI百强之一,也是入住海龙创新中心最早的企业之一。如今旷视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我国公共安全领域中广泛使用,业绩斐然。当初为了帮助旷视打开市场,海龙中关村智能硬件创新中心在楼内组织了专业沙龙,帮助他们宣传产品、开拓市场。通过创新中心的活动,旷视科技与优客工场成功签约。这不仅使优客工场在智能化社区打造上又进一步,也使旷视科技有了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海龙帮助一个又一个企业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实现了同业之间的强强联合,与跨界的资源整合,得到了创新企业的一致认可。

2019年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在写字楼租赁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海龙通过平台服务活动,增强了客户的黏性,出租率达到90%。

与海龙大厦转型升级同步,2013年12月23日,原北京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世欣宇成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供销社海淀投资管理中心进行了联合重组。截至2018年底,海龙集团在管资产规模达到49.45万平方米,共90处,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石景山区、丰台区。集团网点资产承载新兴商业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和发展方向,注重差异化经营,加快提升改造。

随着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深入,北京市和海淀区商委提出建设“一刻钟”便民商圈,北京市人大代表、海龙集团现任党委书记于鹏提出,以服务海淀居民起家的海龙集团要着力从惠民为民角度强化便民服务项目管理,配合便民服务商圈建设规划,回归为城乡居民服务的主责主业,为区域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不断努力。海龙集团利用自身传统商业网点多的优势,逐步建立了44家便民服务网点,涵盖超市、早餐、蔬菜零售等,覆盖10万城乡居民。

昔日熙熙攘攘、整日喧哗的海龙大厦,如今回归平静外表下的高能量聚集和更高质量发展;昔日海淀居民离不了的“背篓货站”、“流动柜台”,从老一代供销社领导鲁瑞清到新一代背篓精神传承人邓婕,历经70年变迁、发展之后,又以更亲的面孔回归到了海淀居民的身边。“海龙人”也将站在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传承海龙精神,续写海淀商业企业的下一个传奇。(载于2019年11月27日《北京海淀》)

微信图片_201911292158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