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蛟龙入海舞辉煌-北京海龙集团战略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08-12-31 来源:本网

蛟龙入海舞辉煌-北京海龙集团战略发展纪实

 

1995年,北京海龙集团在企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和挑战的时刻,发出了“商海叫龙勇搏惊涛,二次创业在现辉煌”的战斗宣言,拉开了传统企业二次创业的序幕。从此,海龙人在“诚合为本,超越平庸”的企业精神指引和鼓舞下奋勇前进,使传统企业发生了凤凰涅槃似的变革,实现了“走出农村,走进中关村”战略转移,创造了企业跳跃式发展和膨胀性增长。

 

传统的企业 曾经的光荣

 

成立于1949年7月的海淀区供销社是海淀区最早的公有制商业企业。在国家恢复经济,农村恢复生产,推动农村经济联合方面,发挥过历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计划经济年代,在沟通城乡物资交流、稳定繁荣市场方面,始终发挥着商品流通主渠道作用。由于企业管理和经济效益显著,海淀区供销社曾被全国供销社、国内贸易部评为“全国百强县(市)供销社”。所属四个基层社也分别获得“全国百强基层社”称号,其中海淀基层社成为“国家二级企业”。但曾几何时,风云变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搏杀,海淀区供销社渐人困境,由于商店点小分散,

 

位置偏僻,传统的农村商业已不具竞争优势。加以传统僵化的企业体制束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让企业走出困境,谋求企业新的发展——这一重大课题摆在了海龙人的面前。历史的责任和使命,让海龙人不得不呕心沥血,竭尽心智,开始企业二次创业的新长征。

 

艰难的改革 丰硕的成果

 

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了著名的“五?二九”讲话,秋天又召开了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海龙人敏锐地意识到,新的一轮改革机会到来了。在学习会上,海龙人对改革做了全面的分析:改革的性质——所有制和产权的改革;改革的阶段——攻坚阶段;改革的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的主要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出售转让;改革的目标——资本运营;无上级企业;劳者有其股。他们认识到,一是区社要实现“社企分开,资本运营”的改革目标;二是各公司及所属网点要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实现政企分开,脱离所谓上级主管部门;三是职工绝大多数要成为企业的股东,实现“劳者有其股”,资本尽可能“人格化”,使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更直接、更具体。

 

按照上述思路,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海龙人比上级

 

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了改革任务。200多个网点进行产权制度

 

改革,其中:出售转让小商店59个,长期出租小商店42个,组建股份合作企业29个。2000多名职工的身份进行了置换。

 

通过改制,彻底转换了企业的经营机制,整合重组了企业资产和经营领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敏锐的目光 难得的机遇

 

1997年2月的一天,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进了海淀

 

区供销社中关村五金机电商场,通过翻译和营业员交谈起来。交谈中,方知他们是以销售低压电器商品而闻名于世的法国蓝格赛公司人员,是为开拓中国市场而到北京的。对方向商场经理表述了想和商场合资联营的想法,并介绍了蓝格赛公司的简要情况。蓝格赛股份有限公司是法国PPR财团下的主力企业,在法国是排在前50名的大企业,在世界32个国家投资,1800多个商店遍布世界各地,在低压电器经销领域,蓝格赛公司排名世界第一。海龙人意识到,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重大机遇,马上召集班子会议,商议是否和该公司接洽联系。会议研究认为:“如果能合资联营成功,这将是引用先进国家经营管理经验改造我们传统企业体制的一次良好机遇,它可以使我们与巨人同行。”领导班子决策后便和法方进行接洽,从1997年6月双方开始正式接触,经过了反复谈判、层层审批等漫长的道路,终于实现了设立合资企业的目标。2000年7月“蓝格赛一海龙兴电器设备商业有限公司”正式运行。几年来,蓝格赛带来了一整套先进的商业理念、机制、经营和管理技术。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商品采购、物流管理、门店管理、客户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对传统企业实现了全面的改造和提升。合资联营使供销社抓住了一个稍纵即逝的难得机遇,这是传统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开端。

 

果敢的决策 显善的效果

 

企业改制、合资联营的完成,虽然形成了驱动企业重新发展的两只车轮,但仅仅是奠定企业继续前进的基础,还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海龙人面对企业发展依然严峻的形势,冷静地分析了企业的主客观因素后,大声疾呼:“海淀区供销社面对严峻挑战,决不彷徨退缩,我们要以对企业负责,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和使命感,重振雄风,二次创业,再现辉煌,不负前人,造福来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在中关村核心地区的地理优势,加速启动几年前就已酝酿建设的海龙大厦项目,退出传统的商贸经营领域,向新的经营领域进军,开创一条城市供销社发展之路!”

 

决策不易,施行更难。面对审批手续繁杂,启动资金严重不足等重重困难,建设一座大厦谈何容易!自此,更多地看到了海龙人彻夜不眠的灯光、来去匆匆的身影、日渐消瘦的面容。经过海龙人的不懈努力,1998年3月29日,海龙大厦终于开工了,这一天海龙人流下了眼泪;1998年12月21日夜,海龙大厦封顶,海龙人冒着凛冽的寒风登上楼顶,望着满城的灯光,又流泪了;1999年底在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地区,巍然耸立起一座香槟色的船形建筑。这就是标志着供销社事业再现辉煌的海龙大厦。大厦建筑面积73000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的五A智能型大厦。望着这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倾全社之力建成的大厦,海龙人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再次流下了泪水。这是激动、成功、幸福的泪水!

 

1999年12月18日,海龙大厦开业,这不知凝聚着中关村多少IT业人士的期盼!开业之前,5月18日招商的前一天夜里十点,已经有人冒雨排队。开盘的当天,签约258个商户,在当时房地产低迷的京城,引起轰动。从1999年12月18日海龙电子城开业那天开始,大厦前几乎天天车水马龙,市场内人头攒动。六年多来,客流量累计超过了7000万人次,平均每天30000人次以上。在京城买电脑去“海龙”,

 

已成为IT产品消费者的首选,海龙电子城已成为中关村IT产品卖场龙头、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盯产品的集散中心,中国盯卖场行业的领跑者。

 

通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海龙大厦已经成为海龙集团的核心资源、核心业务。其管理已经通过了IS09001和IS014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龙集团的品牌价值已经形成。获得了国家各有关部门授予的“全国独立电脑城十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电脑城品牌”、“校园调查IT产品选购最佳大卖场”、“中国独立电脑城综合实力排名第一”、“全国商业顾客满意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中国商业名牌企业”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海龙人在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努力回馈社会,捐助国家的教育事业和扶危济困事业。尤其是从2002年第一次向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中心小学捐赠电脑,拉开“海龙希望电脑教室”的序幕开始,至今已向北京市11个区县捐赠了13所“海龙希望电脑教室”,其中10个远郊区县至少有一个“海龙希望电脑教室”。

 

辉煌的过去 追求的未来

 

十年二次创业,海龙人完成了自己所称的改革转制、合资联营、海龙大厦“三大战役”。至此,海淀区供销社(海龙集团)退出了传统的商贸经营领域,成功地进入了现代资产经营和物业管理的新领域,完成了“走进中关村”的历史跨越,取得了突出的经营和管理效益,并且收到了可喜的社会效益。取得传统型企业超常规、跨越式、膨胀性发展的业绩,探索出城市供销社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商海蛟龙勇搏惊涛,二次创业再现辉煌”的战略目标。

 

在海淀区供销社(海龙集团)实施“三大战役”,谋求企业新的发展遇到压力最大、困难最多的时候,当时的主任鲁瑞清曾经在一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说:“我们所遇到的这些压力和困难,对上级不能说,对下级不能说,对家属也不能说,因为我们不能给上级找麻烦,不能在下级面前表现出彷徨失措,也不能让亲人为我们担惊受怕,所有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只能默默地自我消化和忍受。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广开思路,勇于实践,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黑暗总能过去,曙光就在前头厂这几句话反映出海龙人具有多么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勇气啊!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经过十年的改革创新、努力拼搏。海淀区供销社(海龙集团)总资产从1995年末的2.2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12亿多元,其中企业净资产从2200万元增长到了6亿。海龙人的人均年利润从历史上最好的2000元提高到了11万元以上。这些熠熠闪光的数字和事实,记录下了海龙人在二次创业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智慧,记录下了海龙人所走过的饱经磨难的不平凡道路。“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海龙人以自己神奇的经历、辉煌的业绩,向人们展现了历经风雨成功者的风采!

 

海龙人深知:十年二次创业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激励着海龙人要继续勇攀高峰。海龙人正在创造再次飞跃的条件,依托中关村的沃土,不断强化和拓展核心能力,确定和实施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市场化、集团化、现代化是海龙人的未来之路,“百年海龙”是海龙人不懈追求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