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情页

嬗变——以亿客隆世通家居市场有限公司看现代供销社创新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09-11-17 来源:本网

嬗变——以亿客隆世通家居市场有限公司看现代供销社创新发展纪实

 

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一支特殊的经济组织,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流通领域的主渠道。这就是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它的成立,比新中国还早了些。当供销社跨过辉煌,拖着破旧的院落、杂乱的货物,以及陈旧的体制和经营方式,步入中国改革开放的第十个年头,似乎有点老了……

 

萌芽:现在的城乡结合部,未来的繁华大社区

 

1987年初,京城的老百姓还揣着粮票,踏着雪花,忙着置办即将来临的吉祥兔年的年货的时候,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在丰台区卢沟桥供销社一分销店原址上投资兴办六里桥商场。尽管只经过一个月因陋就简的筹办,营业员穿着棉服卖货,会计员带着漏手指头的绒手套记账,尽管当时的日营业额最高时不足3万元,最低时仅几千元,但热情、周到、耐心的服务,可供选择的春节商品,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可与称赞。六里桥商场带着农村的土气、农民的憨厚在这里扎根了。

 

这是中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承上启下的年代。商品供应的统购统销、统一价格的单轨制逐步打破。城市化进程正在推进,建成第一流的国际性都市是时代对首都北京的要求。供销社赖以生存的农村环境已经开始变化。这使根在农村、主体在农民、发展在农业的北京市供销社站在了历史的焦点。回首往昔的辉煌岁月,与共和国同龄的它,已走过近四十年春秋。在建国初期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承担着全市粮食、副食品、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猪牛羊蛋禽、干鲜果药杂等农副产品及废旧物资的采购回收;“送货下乡、收售结合”,将农副产品送到城市供应给城市居民,将废旧物资送到工业生产企业支援工业生产。

 

广大的京郊大地原是供销社的生存之源,京郊城镇化建设既令供销社的市场有所动摇,也为供销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家万户的城市居民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要在农村发展专业合作社,还必须在城市发展零售商业。北京市供销社由农村向市区发展顺应了中国城镇化发展方向,而六里桥商场正是供销社由以农村批发为主营转向城市零售业发展的第一步。

 

剥离:亿客隆品牌不能丢

 

六里桥商场的开业开创了供销社由农村向城区发展的先河,在它蒸蒸日上的几年后,依然在那个仍叫做六里桥村、太平桥村的地方,供销社审时度势,扩建六里桥商场,提出了当时还并不普及的概念——办超市。

 

90年代中期,市场商品价格全部放开,商业经营焕发出勃勃生机。六里桥商场1500平方米的卖场实现了年销售额突破五千万元的业绩。这在当时的北京市商业领域中,销售额按平米面积计算属名列前茅,若结合地理位置,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六里桥商场拔得头筹也实至名归

 

此时的六里桥地区依然是城乡结合部,它的风貌与尚未撤销的村级建制相辅相成。“现在的六里桥是城乡结合部,未来几年将发展成为繁华的大社区。”认清机遇,供销社果断而神速地抢在物美之先租下太平桥村的纸库。又在短短的253天内,从立项设计到竣工开业、从员工招聘培训到制度建立,乃至完成了万米超市、停车场的建设和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程序,率先开办了免费停车场和免费接送顾客购物班车。仅仅用了253天,创造了让人惊叹的神话!

 

1995年11月30日这一天,亿客隆商城开业了。从这一天起,亿客隆品牌开始享誉千家万户。一年后就实现了销售额1.8亿元,做到当年立项、当年开业、当年盈利。第二年实现单店销售额2.8亿元,两年后开办连锁超市。“亿客隆”逐渐成为京城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1998年1月,正式成立北京亿客隆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连锁店迅速发展到十余家,年销售额近10亿元,成为北京市连锁协会的重点企业。亿客隆品牌扎根在丰台,影响到城区和郊区,随着企业的越做越大,逐渐辐射到了华北和东北地区。亿客隆六里桥总店更是集聚人气。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已踏入这片土地,新建的居民小区替代了农村瓦房,大量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地区纳入城市规划。这里终于昭示出它蓬勃的发展潜力,而亿客隆早已牢牢站稳了脚跟。

 

就在此时,北京市商委欲筹建一家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大型连锁商业集团,集亿客隆、小白羊等优秀连锁超市之合力,建立首联商业集团。2001年底,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服从北京市改革调整方案,亿客隆连锁超市被整体剥离。超市没了,公司没了,令人心痛但不茫然,因为这是改革的大局。

 

重生:亿客隆≠超市,确立“商业地产”发展模式

 

失去超市的亿客隆,犹如丧失广大农村市场的供销社。当年那些在供销社就可以用一枚鸡蛋换取几分钱酱油醋和针头线脑儿,或卖掉农副产品换取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世代农民已随城市化建设脱掉农业人口的头衔从事非农产业。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一些老企业也在市场大潮中纷纷落水。昔日传统供销社分销店的熙熙攘攘成为老百姓心目中永久的雕像。但供销社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创新求变的“供销精神”依旧在挫折中闪动与流传。

 

是的,丢掉阵地,却并不意味着退出市场。“亿客隆品牌不能丢!”2002年,遵循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经营家居建材市场类企业的规划,北京亿客隆世通家居市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亿客隆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求索之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启示供销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营结构和经营思路,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从靠自有资源去发展经营转为靠社会资源的取得去经营,由商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型。于是出现了全国著名的电子城、大型卖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供销社向社会展示了它的新形象。

 

发展中的亿客隆并未局限于家居建材发展模式的限制,而是确立了“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立足于自身具备的商业经营积淀,不断寻求新的市场化商业地产,进行经营管理技术的渗透,建立符合商圈需求的商业项目,实现企业经营资源单位价值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土地价值,实现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对包括商业选址、商圈调查、招商技术、营销技术、业绩评估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进行数字化分析,形成一套较为系统的地产开发模型。

 

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亿客隆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坚持业务创新。业务经营单位由2002年超市划走后仅剩的利用租赁地开办的2家市场,发展为拥有亿客隆六里桥服装商品市场、亿客隆家具城、亿客隆五里店建材装饰市场、亿客隆地安门商场、亿客隆北苑市场、亿客隆西四环五金水暖阀门市场等6家市场的商业企业,并参与开发了大钟寺蓝景丽家家居广场等大型商业项目。2002-2008年共实现租金收入4亿元,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亿元。

 

亿客隆始终以“为平民百姓的消费行为提供服务”为己任,旗下的6家市场,营业总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经营品类囊括了百姓消费吃、穿、住、用等基本生活内容,大力扭转“亿客隆就是超市”的公众认识,用亲和力和影响力面对基层大众,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生活的消费广场”。

 

在逆境面前,亿客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提升项目质量和产能,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不仅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还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开拓服务家庭生活的新领域,构筑一条家居产业链,为今后力争创建管理先进、技术领先并具有强大竞争实力的大型商业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发达的大城市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发达的郊区。京郊城镇化是北京总体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六里桥、五里店、北苑,这些在北京市地图上只是广阔地域中微不足道的一小点,而同样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幸福家园。供销社利用遍布京郊的网络优势以过硬的品牌、先进的管理技术演变为深入居民生活的餐厅、药店、洗衣店、超市或菜市场,以多种形式便利着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它们找回了失去的市场空间,不但没有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反而凭借它们提供的便捷服务影响改变着周边人的生活。远离市中心的社区不再因便民设施的缺乏显得偏僻、荒凉,而无人问津。以供销社为主组织的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遍布农村,通过“新网工程”、“爱农信息驿站”等现代化信息手段,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现代化信息服务。

 

六十年前,以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提出的建立和发展合作社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而成立的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作为当时关系国计民生的经济主体,成为联结城乡、联系工农、沟通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和纽带,为北京的经济建设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辉煌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嬗变中,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与时俱进,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过渡,所属19家企业全部完成股份制改造,顺利实现由传统供销社向现代企业的变革。非凡的气魄,造就了全新的供销合作事业。

 

六十甲子,天地轮回。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30年计划经济的卓越贡献,30年改革开放的脱胎换骨。亿客隆是它成功改制企业中的一个,它如旷野中百折不挠的劲草,彰显着供销社奋发图强,在不断的变革中勇于打破原宥、改造革新的新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