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幸福传递四方 把使命永背肩上 ——北京市供销合作社传承“背篓精神”发展纪实

浏览量:43405 作者: 来源:本网 时间:2012-05-08 【字号:

背篓精神.jpg

图为黄山店分销店的负责人王砚香与职工正在上山送货。朱立荣 摄

背篓精神1.jpg

图为新时代的背篓传人王国明正在送货。资料

 

编者按:

1965年,电影《红色背篓》将北京市房山县(现房山区)黄山店供销合作社分销店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黄山店分销店的那种不畏艰苦、一心为民、勇挑重担的精神激励了各行各业的干部职工,成为了全国商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应运而生的“背篓精神”也在供销合作社光辉的历史长卷中描绘了波澜壮阔的一笔。

黄山店地处群峰环抱的山沟中,通往村外的山路如羊肠般曲折蜿蜒并且陡峭险峻,村民行路艰难,牛马车辆更是无法通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中既没有商店也罕有商贾往来,村民要走上几十里山路才能到最近的镇上进行商品的买卖,生活十分艰难。周边的村庄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吃水贵如油,买卖东西真发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山店成立了供销合作社的分销店,这一举措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活。在随后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与农业生产中,黄山店分销店的供销合作社职工们为了支持生产建设,方便群众生活,他们用背篓把商店背在了双肩上,用双脚踏遍了当地的山山水水,由此创造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背篓精神。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老典型,他们当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现在当地的供销合作社在发展中又如何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近日,本报记者在北京多地进行了采访。

上篇:追忆红色背篓

房山县黄山店是“背篓精神”的发源地,当年在黄山店分销店负责人王砚香的带领下6名职工在这里为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书写了光辉灿烂的一笔。虽然,现在黄山店分销店已经没有了,但82岁的王砚香对那段经历仍然念念不忘,他翻开了老照片和早年收藏的剪报,向记者讲述着当年的点点滴滴。他铿锵有力的话语仍然充满着激情,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带到了那段红色的回忆中。

支持生产建设 把商店背在肩

那段回忆要从1958年说起,当年在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北京市房山县黄山店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按照“三上山”(人上山、畜牧上山、生产资料上山)的战略部署,生产大队与群众全力开垦荒山,开展农业生产建设。黄山店地处深山,沟壑纵横,7个生产大队的540户社员共2800人分居在35条山沟里和十几个山坡上,同时还有十几户牧羊和护林的社员,独居在高山上。村和村之间抬脚就是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道路难行。作为村中唯一的供销合作社分销店,生产大队的社员只能请假下山来购买生活所需的用品,住在高山上的社员更是清晨出门,日落而归。长此以往,在生产大队中,每天都有社员向生产队长请假买东西,生产队长也左右为难,不准假则影响社员的生活,准假则影响队里的生产进度。此外,社员下山也十分困难,阴雨天山路湿滑,大雪天看不清道路。一时间,这成为了困扰各个大队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

在得知社员与群众的困难后,黄山店分销店的负责人王砚香提议将生活中所需的煤油、酱油、针线、药品等各类商品送上山,帮助大家节约时间,以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几经讨论,王砚香主动挑起重担,带头为社员和群众送货上山。由于山路狭窄崎岖,有的地方还需要徒手攀爬,因此只能选择用背篓来装载群众所需的商品。就这样,王砚香与6名分销店的职工每日轮流为山上的生产大队和群众运送商品,把商店背在了肩膀上。

时间久了,部分分销店的职工产生了意见,有的说:“山路难走,我们别背油盐酱醋这些沉东西,既费力却又卖不了多少钱。”有的说:“背一匹布只有十几斤重,可以卖十几块钱;背一百斤盐挺重的,才卖几块钱。”大家认为,山路难行,背些价钱高的商品,一趟可以卖几十元,这样才值得。王砚香听到这些意见后深知大家的辛苦,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背货上山销售就是为了方便群众生活,支持生产建设,只要是对生产建设有利的,哪怕是一分钱的东西我们背上去也是值得的。这艰苦的路,我们不走群众就得走,我们一个人走一遍,就免得群众很多人都走一遍。”听了王砚香的话,职工们统一了思想,也坚定了背篓上山送货的信念。

经过在工作中的摸索,他们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路途的远近,实行了定点、定时送货,有的山村一周送两次,有的一周或两周送一次。并且在每个生产队都建立了要货箱,社员需要什么就写个条子放进去,在送货前一天由生产队的会计用电话告诉分销店。这样,社员们就知道送货时间,同时送去的商品也适销对路。从此,不管纷飞大雪还是倾盆大雨,黄山店分销店坚持不懈按时送货,服务方式也逐渐完善。1959年到1963年,全店6名职工共上山6000余次,每人每年上山送货的时间达200多天。

服务做在前 生产利益放首位

黄山店地处山区,传统的农业种植很难开展,生产队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在山沟里种植果树林。每年生产出来的柿子、核桃、山杏等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就占整个黄山店公社收入的1/3。因此,黄山店分销店也把支持发展林木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据王砚香回忆,他们经常提前准备好手锯、剪枝剪刀、喷雾器零件、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一旦发生虫害就及时送货到生产队,到田间地头。一次他们送货回来,发现下寺大队一棵核桃树落下的叶子上有虫子,王砚香就爬上树仔细查看,发现这是一种繁殖很快、对核桃树很具危险性的毛毛虫。王砚香回到分销店后,马上挂电话给农技专家询问哪种农药最有效果,然后立刻联系购进这种农药。第二天,王砚香就带着农药到下寺大队为发生虫害的核桃树进行喷洒,同时他们还帮助各个生产队储存了一部分农药,一旦发生虫害,可以随时使用,极大地减小了虫害所带来的损失。

类似于这样把服务做在前面的事情还有很多。1961年,春旱缺雨,山坡地里干得没有湿气。一天夜里,忽然下起雨来,王砚香听到淅淅沥沥的雨声忽然醒来。他想起分销店计划供应给生产队的菜籽还在周口店没有送来。雨一停就要播种的,现在店里没有现货,不能误了种地的农时。想到这,王砚香马上叫醒分销店的职工杨守林,两人冒雨到周口店的仓库去取菜籽。从黄山店到周口店来回50里的路程,他们踏过河滩碎石路,涉过水流湍急的河沟,向周口店急奔。等到了周口店已经是清晨,保管员忙给他们装了180多斤的菜籽,两人背起菜籽急忙往回赶,等到了黄山店,生产大队的社员们刚好来取菜籽。在黄山店分销店职工们的努力下,生产大队没有延误播种的农时。3个月后,180多斤菜籽长成了18万斤的蔬菜。

此外,王砚香还经常深入位于高山地区的村庄和生产队流动售货,在送货的过程中不但能了解社员和群众的需要,而且还能发现大家在生活上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一次,他背着背篓到离黄山店18里路的山村葫芦棚去送货。送到半路,看到几位社员空手向黄山店走来。王砚香想,现在正是山上农业生产最紧张的时刻,他们下山是要干什么呢?临近了,他高声问大家去干什么,几个人同声回答是要到黄山店理发去。王砚香边走边想,黄山店的理发馆,只有一位理发员,大家一等就是大半天。社员们下山理发,不但不方便,而且会影响生产。于是,把支持生产牢记在心的王砚香回去就跟店里的职工们商量要学习理发,帮助山上的社员解决理发的问题,这样能节约大家的时间,进一步保障农业生产。于是王砚香、杨守林和王梦元3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发,并通过反复地练习逐渐提高了技术。此后,他们上山送货时,背篓里就装了相关的理发工具,在为社员送货的同时,还可以为社员提供理发服务。此外,他们还将理发技术传授给社员,使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不必再浪费时间到山下理发了。

不畏艰苦 做群众的贴心人

在谈论到为群众提供服务是否辛苦时,王砚香翻开了几张老照片,照片上正是他当年走山路为群众送货的场景。王砚香坚定地说:“为了方便群众,我们都不辞辛苦,只要群众有需要,不管有多难我们都一定尽力满足。”

在1958年到1965年的7年时间里,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不畏风雨每天坚持为山区的群众送货,大到上百斤重的水缸,小到几分钱的绣花针,只要是群众需要的,他们一定满足需求。一天,分销店的售货员杨守林到涞利水生产队送货,社员许士海问杨守林能不能给送一口水缸。为了给生产队放羊,许士海一家7口人上山落户,住在险峻的锯齿山上。那里满山是青绿的牧草,但是一处水源都没有,每天吃水要到山谷里去背,吃一桶背一桶,很不方便,因此他想要买一口水缸解决用水问题,但许士海给生产队放着100多只羊,每天都脱不开身。杨守林回去后便和王砚香商量,买口水缸很容易,可是要把水缸弄到锯齿山上,可就太难了,因为通往锯齿山的路都是羊肠小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涧,中间还要经过陡峭的象鼻子山。这座山的中间,两旁巨石笔直,只留出一条能通行单人的梯形山路,要蹬着一块块山岩才能攀上去。在这条险峻的路途上,空手走路都有点费力,更别说背着一口100多斤的水缸了。王砚香没有多做考虑,第二天便与杨守林交替着背上沉重的水缸向锯齿山出发,经过一路的艰难险阻,两个人到了锯齿山后,肩膀已经高高肿起,许士海一家看到这一切后,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此外,为了方便群众,在不损坏商品完整性的条件下,他们采取了拆、数、裁的销售方法。成盒成包的商品可以拆零的就拆零供给,论斤论两的商品也可以按个数供应。一分钱的买卖,一天不管有几次、几十次,他们从不嫌麻烦。他们就是这样不怕山高路险,不论风天雪日,坚持上山售货。夏日里,高山的气候变化无常,早晨出门是晴空万里,半路上也许就会乌云满天。一旦在路上遇到下雨时,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就把衣服脱下来盖在背篓上,不让商品受潮。冬日里下大雪时,山上的积雪一尺多厚,路已被大雪覆盖。黄山店的职工们最先想到的是大雪封山,群众出不来,此刻就更应该上山送货。于是他们背上背篓,深一脚浅一脚地摸索上山。腿陷到深雪里了,他们就放下背篓,拔出腿后再继续前进。就这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无论有多难,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都不畏艰苦,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挂在心中,成为了群众的贴心人。

下篇:传承背篓精神 开拓创新发展

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供销合作社转变了经营与服务方式,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然而,供销合作社的宗旨没有变,北京市各级供销合作社不但将当年的“背篓精神”传承下来,更是塑造了新时期的背篓传人,并将这种精神进一步延伸,通过开拓创新发展,使北京市供销合作社成为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力量,为城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新时代的背篓传人

五六十年代,由王砚香带领房山县黄山店分销店的职工们所创造的“背篓精神”在改革开放后并没有随着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及经营方式的转变而消失。北京市昌平区西峰山供销合作社北庄分销店的负责人王国明将当年的背篓接到手中,继续背在肩膀上为山区群众送去服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背篓逐渐被自行车和汽车所取代,但那种不让群众受苦,心系群众生产生活的精神一直被王国明传承着,他像当年的王砚香一样,成为了山区群众的贴心人。

1984年6月,为方便北庄村及附近山区群众的生活,王国明在北庄村建设了供销合作社的分销店。他与一名职工来到北庄村后,租借了村中闲置的两间破旧的小屋,自己动手修补并搭建了营业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的分销店。为了充分利用店内的空间,白天他把货物堆在睡觉的床上,晚上再把货物搬下来睡觉,条件十分艰苦。然而,开业后店里每天的收入不到100元。王国明心急如焚,他让另一名职工留在店中,自己背着秤进山售货收猪,晚上将收购的猪送去屠宰,第二天起大早再进山卖肉,如此往来既方便了山里群众的生活,又为分销店创造了效益。开业仅半年的时间,北庄分销店就完成商品零售额达7.8万元,纳税5500元。

时间久了,王国明所经营的这家分销店成为了群众的暖心店,除了经营小百货和农资之外,这里还成了修车铺,山里的群众的自行车出了问题,路过这里时他就帮忙修理。同时,这里也成了大家的换气站,谁家的煤气用完了,他就上门把空罐拉回来,装满后再送过去。20多年来,群众需要什么,他就经营什么。在看到社员盖房需要红泥瓦后,他就联系购进红泥瓦,半年时间就将5万多片红泥瓦和600多捆油毡送货上门,在方便了山区群众的同时,又扩大了分销店的业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王国明送货的工具由背篓换成了自行车,再由自行车换成了汽车,但王国明上门送货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一年365天,他有200多天在外采购送货。在参加工作的22年里,他有21个春节是在店里度过的,他的足迹走遍了昌平西部所有山区的村村户户,送货行程达100多万公里,鞋磨破了几十双,自行车外胎磨破了几十条,登记送货的小本子记了几十本。他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里,继承和发扬了“背篓精神”,一如既往地为山区人民送货,成为了新时代的背篓传人。

合作发展助农致富

如果说,当年的“背篓精神”是不畏艰苦,支持山区生产生活,那么在新时期里创新发展的北京市供销合作社在传承这种精神的过程中进一步地拓展了“背篓精神”的内涵,使供销合作社更加地贴近农民生活,更能满足农民们的需求,成为了农民致富增收的带头人。

近年来,北京市社始终以为农服务为宗旨,在结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市社不断拓展服务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北京市社积极指导并创办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农民提供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同时,还引导农民开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着力打造农产品的品牌,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以磨盘柿子而闻名,该地区出产的柿子,个头硕大,单个平均0.25公斤左右,大的可接近0.5公斤,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优良的涩柿品种。然而该地区的柿子却一直卖不上价钱,当地种植磨盘柿子的农民王凤国介绍说:“我们很辛苦地把磨盘柿子种出来,但是却找不到销路,磨盘柿子早期的收购价格在0.05—0.06元/斤,根本卖不上价钱,农民们也很难致富。”北京市社在看到这一状况后,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优势,帮助当地农民寻找销路。此外,市社还依托房山区张坊镇供销合作社牵头组建了张坊联农磨盘柿专业合作社,将当地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生产销售。为了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磨盘柿子的附加价值,在市社的指导下,该合作社按照“基地+农户+科研”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磨盘柿子的产业化发展。张坊镇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坊联农磨盘柿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化国东介绍说:“现在磨盘柿子的价格已大幅上涨,每个柿子最起码能卖到5—6元钱。从种植到销售,我们统一果树修剪、统一浇水灌溉、统一施肥打药、统一等级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销售价格。供销合作社在生产过程中为农户及时送去化肥、农药,收获季节帮助农户及时采摘并联系商家。农户的收入也逐年增加,10年间户均增收上万元,如今已带动周边3000多户农民共同种植磨盘柿子。”

同时,平谷区供销合作社也在北京市社的指导下,积极创办果品产销协会和果品专业合作社。平谷区社根据当地以种植大桃为主的实际情况,先后牵头领办了7家果品专业合作社,并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产品流通中的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农民销售大桃。在北京市社的协助下,当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别与北京超市发、天客隆、天津津工、秦皇岛艾欣、家惠等多家超市签订购销合同,以高于市场收购价将平谷大桃推向全国。2011年平谷区社共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大桃达6377万斤,实现销售收入达14296万元,帮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创新社企发展 助推首都建设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和经营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北京市社面对着大城市小农村的发展环境,并肩负着推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近年来,市社积极开拓经营服务领域,创新发展模式,以社属企业为依托,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市社始终传承着“背篓精神”中服务生产生活的宗旨,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创新发展,为供销合作社服务和推动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为了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市社将社属企业北京佳之兴商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为了一家专门经销世界驰名品牌的日用品企业,他们以服务超市下乡,促进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为宗旨,并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小店拓展队伍,负责在重点乡镇和农村建设销售网点,还采取车载销售和预销售相结合的配送方式,加大力度开拓郊区市场,目前经营网点已经覆盖京郊80%以上的乡镇,直接覆盖的客户网点达2000多个。同时,北京市社还积极拓展物流业的发展,市社成立了北京东方信捷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和打造品牌的经营理念,成功跻身中国物流行业的百强企业。2011年,该公司实现经营收入达11000万元,为加快北京市的物流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为满足大都市的现代化服务需求,市社以社属企业海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为抓手,将社企的服务范围拓展到电子与信息技术行业。1998年,市社紧紧抓住北京市优化产业结构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历史机遇,斥巨资在中关村核心区建设了占地总面积达7.3万平方米的海龙大厦,实现了供销合作社“走出农村,走进中关村”的时代跨越。目前,海龙公司已成为中关村电子市场的龙头企业、北方地区最大的IT产品集散中心,全国第一家五星级资质IT卖场,有力地推动了首都IT产业的发展。

此外,为了提升供销合作社在传统经营领域的优势和服务能力,针对以北京为中心的农资服务地域性特点,北京市社以社属企业北京市农资公司为依托,于2011年12月建成了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该中心着重突出了交易和服务功能,通过优质农资商品展销平台、中远期农资产品电子交易撮合平台、农资新技术推广平台、商品质量监测平台、农技咨询服务平台、农业信息沟通平台、仓储物流配送平台等打造了符合北京地域特色的高端农资市场。其中,中远期农资产品电子交易撮合平台的建设还形成了集农资市场价格指数发布、供应信息服务、行业内信息沟通等多项功能的电子商务综合平台,成为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农资产品电子交易服务门户。

艰苦奋斗、服务生产、一心为民。在“背篓精神”的激励下,新一代的供销人继续传承着经典,并在新的历史时期里不断创新发展。使供销合作社继续践行为“三农”服务的使命。“背篓精神”也将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指引城乡居民走上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转自《中华合作时报》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